Lot 1202
元代真定路五十两盐税银铤一枚
估价(人民币):160,000-260,000
成交价(人民币):190,400
简介
元代真定路五十两盐税银铤一枚,铭文:“真定路 真定河涧 库官 刘× 银匠 郭×”,重量:1978克,属元代早期盐税锭,铭文清晰,原色银光,存世罕见,是研究与收藏中国历史银锭不可多得的珍罕品种
此枚银锭为元代存世不多的盐税银锭之一,是研究元代早期盐税历史极好的实物资料,极为珍贵。真定路位于现在的河北石家庄附近,是元代重要的行政划区。河涧即现在的河北省,是当时的产盐之地,设有转运盐使司,开设盐场二十二处。苏天爵《元文类》记载,元太宗窝阔台于1230年开始推行盐法,在河涧、山东、平阳、四川等四地设立征收盐税的课税所,规定每盐一引,须重四百斤,其价格为银十两。银锭上注明盐区名,说明该锭是该盐区的盐税银锭。元代盐课主要实行专卖制,兼有征税。官方对盐的专卖有许多办法,普遍实行于各大盐场的主要是引岸制,其法有二:1 官制商运商销,即是官府招募盐户製盐,并到各地设局卖盐“引”,每“引”付盐400斤,盐商贩盐先付“引”钱,拿了“引”再赴各盐场领盐。最后按照“引”上所规定的买盐地点贩卖。2、官製官运商销,是由官府製盐,并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设立仓库,由官府负责运输,贮藏,盐商到库领盐贩卖。河涧税是一种盐税,盐税是元代国家财政主要收入之一,即有“国之所资,其利最广者莫如盐”。元代疆域辽阔,产盐之地遍布全国各地,所产直盐,品类齐全,有海盐、井盐、土盐、地盐,盐产量最高时达256万引,盐课折钞766万餘锭,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80%。元代的盐课一般是以钞纳贡,但政府往往下令,以布、帛、丝、绵、银等物缴纳,也就是盐课折征。(李晓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