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 Lot 367
任伯年(1840-1896) 雪霁寒禽
立轴 设色纸本
估价(人民币):700,000-800,000
成交价(人民币):805,000
题识:伯年任颐写于煮梦阁。
钤印:颐印
尺寸:160×46 cm. 约6.6平尺
出版
《董盦藏书画谱》第78页,(大阪)博文堂,1928年10月
简介
说明:《雪霁寒禽》是任伯年较少见的雪景花鸟作品,据款字及笔墨风格推断,应绘于1870年代前中期。
1868年仲冬,任伯年初到上海,借居豫园内,常倚窗观察邻居圈养的家畜,更买鸡养在室内,久之便得其生态,故他画鸡的作品很多,甚至表现鹅蹼亦如鸡爪。此作中的寒禽,虽爪如鸡,但形态毛羽皆如大雁,又据其背后的芦苇,知所绘应是大雁。唐代诗人多有咏雪中雁之句,任伯年绘雪霁芦雁,迥异于传统芦雁图的野逸之趣,或与他经常表现的边塞题材有关。
画中描绘大雪之后,一只寒雁独立于池塘边,身体蜷缩成一团,扭颈将头埋入背羽。脚边的水草参差,分开了水与岸,水中支立着几株高大的芦苇,叶子已枯萎卷曲,其上覆盖着厚厚白雪,几欲压弯枝茎。芦苇的高大与杳茫的水天,更反衬出寒雁的渺小与孤单,将雪后寒意传达得淋漓尽致。任伯年雪景不多,偶出手即不凡,如《雪中送炭》、《白战图》均为个中名作,此幅亦堪称精妙。
任伯年早年花鸟主要取法陈洪绶,并上追宋人的双钩填色,色彩厚重。寓沪后开始转向写意一路,1870年代是任伯年花鸟画的创新发展期,数量逐渐增多,技法上则双钩与写意并进。此幅芦苇用双钩,线条灵动,表现出干枯的质感,可以看出对陈淳等小写意笔法的吸收,寒雁则为没骨写出,复以墨笔点厾,形神俱出,此亦归于写生之功。背景的晕染留白,则掺合了水彩及西画的光影表现法,水面略染花青,而天空黯淡,愈发透出空寂之感。雪岸、芦苇的留白,水天的疏淡与寒雁的墨赭色适成对比,使画面虚实相生,亦将视觉的焦点聚于寒雁身上。1880年代,任伯年已深受上海市民文化的影响,所作花鸟色彩烂漫,清新如此作者几乎不见。“煮梦阁”斋号亦罕有,可补阙。